當今國際生态批評界最具活力、最具影響力的生态批評學者Scott Slovic教授于6月6日及8日開展系列講座“人類世覺醒時代的生态批評和環境人文”的第三講和第四講,主題分别是“生态悲傷和生态糾結:梭羅對環境變化的寬容”和“沉浸式、田野調查研究中的寫作和環境意識提升:在荒郊中的教學實踐”。這兩講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于生态概念“Ecogrief”和 “Eco-Ambivalence”,終于生态實踐“野外訓練對環境寫作和提升環境素養的重要性”,引發了衆多師生的熱議。
Scott 援引梭羅對自然觀察的記錄為切入點,梳理《瓦爾登湖》中人們對現代化進程而産生的焦慮不安,引入“Ecogrief”和“Eco-Ambivalence” 這對生态概念,并總結“Ecogrief”和“Solastalgia”的關聯。以激發人們關注自然、觀察自然的生态意識。Scott教授熱情鼓勵大家進行梭羅式的日記練習,以便我們更好地觀察和接受環境,應對生命中的 “變”與“不變”,并以野外實地考察訓練對寫作教學以及培養學生環境素養的重要性開啟了另一講。
Scott 圖文并茂地分享了他三步式寫作實踐課:首先,師生共建式戶外實地訓練,包括跨學科團隊教學、休閑遠足,進行園藝工作、烹饪等;接着讓學生在實踐課期間完成十一篇簡短的寫作、閱讀或讨論;并以此引導鍛煉學生批判性閱讀能力、初步掌握生态式書寫模式。本講極大地激發同學們參與生态實踐課的興趣。
講座最後,Scott教授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讨論,熱情地為同學們解答困惑。多位同為分享了自己對這兩次講座的心得感悟,并且提出了豐富的問題:如何從心理上應對生态悲傷、對于地球目前所面臨的挑戰該如何采取行動、對于因生态災害引發的負面情緒,導緻更多人避免直面氣候問題這一現象該如何看待,如何平衡保護自然和資源開采,氣候小說在表現氣候變化方面與其他文學形式有何不同等,最終這些問題都一一得到了Scott教授的專業而又全面的解答。經過此次講座,同學們獲益匪淺,滿載而歸,十分期待與教授的下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