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大師風采:外籍院士張隆溪來我校講演

2021-11-28作者:鄒馨茗供圖:審核:來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訪問:213

       為進一步推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國際化,加強海外交流,11月26日,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際合作處與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聯合舉辦的“海外院士講壇”第六期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327會議室成功舉辦。

       前國際比較文學協會主席,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文學、曆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張隆溪教授,應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蔡詠春教授之邀出席本期講壇,用英文作了題為“文學翻譯與東西方比較研究”的精彩報告,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師生感受到了人文領域的大師風采。校内外上百名師生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聆聽本次講座。講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姜禮福和特聘教授蔡詠春共同主持。



       張隆溪院士以何為比較研究為切入點,縱觀歐洲比較文學的演繹和發展,分析了世界文學及其經典的形成,暢談了世界文學與翻譯的關系、探讨了如何通過翻譯和傳播非英語世界文學打破西方傳統文學的歐洲中心等問題。張院士還以中國古典詩詞翻譯為例,通過文學翻譯的具體問題和具體方法,深入淺出地探讨如何有效翻譯詩歌意象等問題。



       在蔡詠春教授主持的交流互動環節,師生紛紛踴躍提問。張隆溪院士就詩歌韻律之翻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研究路徑、詩詞是否具有不可譯性等問題,與師生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交流與解答。張院士表示,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翻譯是詩歌生命的延長,更是譯者生命的延續,中國學者應該努力提高翻譯品質,不斷推出中華經典于世界,為打破西方經典中心主義,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而極其所能貢獻力量。



       最後,姜禮福感謝張隆溪院士的精彩講座,此次講座,平實中處處顯出精彩,飽含理論高度,融合實踐深度,兼具文化溫度。他表示,外院師生對張隆溪院士的講座期望已久,并期待疫情結束後再度邀請張院士在适當時機親臨校園講學,張隆溪院士愉快地答應。會議在熱烈與友好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報告人簡介:

 張隆溪:北京大學碩士,哈佛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及翻譯講座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瑞典皇家文學、曆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前國際比較文學學會主席(2016-2019)。主要從事中西文學和文化的比較研究,用中英文出版專著二十餘部,主要包括The T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Mighty Opposites: From Dichotomies to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Allegoresis: Reading Canonical Literature, East and West(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Unexpected Affinities: Reading across Culture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7),From Comparison to World Literature (SUNY Press, 2015)。其研究成果在海内外學術界享有盛譽,《中華英才》雜志贊譽其為“中西方文化的擺渡者”。


分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