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團結奮進,在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确領導下,緊緊圍繞學校和學院的中心工作,以黨建為引領,依靠全體教職員工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改革創新、共謀發展,學院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就。五年來,師資隊伍更加優化,教育教學改革日益深入,學科建設平台不斷鞏固,國際化交流持續提高,全面開創了學院發展的新局面。
1、專業學科建設實現新突破
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兩大支柱,學院不斷深化内涵,特色建設,改革創新。專業學科創一流。學院英語專業2016年獲批“江蘇省重點專業”,2020年成功申報“國家一流專業”;2020年,籌備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新一輪評估。研究機構強特色。近五年,新建2個研究中心。2017年獲批教育部國别和區域研究中心,重點開展巴爾幹地區研究;成立“航空英語研究中心”,2017年與無國界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探索産教融合,2018年為東航構建維修人員英語能力測評體系。實驗室建設增實效。近五年,新建成2個實驗室。2018年新建國際會議同聲傳譯實驗室,2019年建成神經認知語言學實驗室。專業會議促交流。每年舉辦全國或省内的學術、教學會議2場。2020年主辦了“全國國别與區域研究雲上高端論壇”,并成功舉辦翻譯學、文學、語言認知學三個全國性線上學術會議。
2、人才培養質量實現新提升
2018年根據學校部署,開展學院教育思想大讨論,明确了“為學校提供優質外語教學支撐,為國家輸送具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專業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标。完善構建寬口徑人才培養體系,英日語專業重構課程體系,開辦英語專業輔修專業。2017年完成學位點自評工作,并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C+結果。多舉措提升研究生招生規模與生源質量。推進校企協同育人,獲批教育部産學協同育人項目1項,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1個,與世界500強大唐公司合作舉辦高級研修班。實施外語人才“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助力科創競賽實現突破。“Mr. China: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實踐團隊,2019年獲首屆“力行杯”江蘇省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二等獎、2020年獲江蘇省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一等獎、全國銀獎。實施“外語人才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助力高水平競賽獲獎等級持續攀升。2020年韓素音國際翻譯大賽,我院學生榮獲一等獎。紐約國際模拟聯合國大會大賽,連續多年獲得團體獎,個人立場文件獎合計11項。“外研社杯”閱讀、演講、寫作系列英語大賽,我院學生連續多年斬獲多項大獎。學院連續兩年學風建設問卷調查滿意度位列全校第一,連續兩年榮獲學校“學風建設工作特色獎”。關愛學生成長。實施“本科生學業攀登計劃”,幫助學困生進步;英語專業優秀學生助力北京冬奧申請,獲得赴聯合國總部實習機會。傑出校友反哺。校友感念學院和班主任,設立“茗揚開拓者獎學金”,獎勵具有協作、創新精神的在校生。
3、教育教學改革實現新發展
學院研讨确定大學英語教育新态勢,明确大學英語教育方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實行基礎系列課程包班上課機制。目前,正在深化“學術英語”,探索“工程英語”。近五年,獲批省級以上教改項目3項,江蘇高校外語教育“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專項課題2項。持續課程教材建設。“中國概況(英文)”獲批江蘇省來華留學生英文授課精品課程、江蘇高校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省級精品課程,“科技英語翻譯”獲批江蘇省在線開放課程;《China Today》獲批中宣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外文圖書項目”;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新指南跨文化教育英語》、校十三五教材《研究生英語閱讀教程》《新編法國概況》等10部教材出版。
4、師資隊伍建設實現新優化
結合學院發展規劃,積極尋找、引進學術成果好、教學能力強的學科帶頭人和海内外博士,充實教學和科研隊伍。加強引培結合,優化師資隊伍結構。2018年獲批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1人。五年來,學院晉升正高5人、副高6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6人,出國研修教師10餘名;引進外籍教師1人、博士10人,其中海外博士6人。目前,學院教授11人,專任教師中擁有高級職稱人員的比例為51%;學院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從2015年的23人提高至32人。鼓勵教學競賽,提升師資教學能力。五年來,學院教師獲省部級以上微課大賽一等獎多項,如“外教社杯”全國高校英語教師“教學之星”大賽國家一等獎,“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第五屆外語微課大賽”全國決賽優秀獎,“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微課比賽江蘇大賽一等獎,中國外語微課大賽江蘇省級賽一等獎等。
5、科學研究實現新躍升
學院注重高質量科學研究的孵化,多次邀請知名學者開展國際期刊投稿、重大項目申報的輔導會,幫助學院教師精準定題、規範寫作,提高項目和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高級别科研項目有增長。五年來,學院獲批各級科研項目35項,科研經費463萬,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8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教育部項目9項、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等省級項目18項;獲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等省級成果獎6項。省部級以上項目成果數量是“十二五”的2.56倍。高水平論文專著有突破。五年來,發表論文45篇,其中SSCI或A&HCI論文5篇,CSSCI論文9篇,重要核心論文6篇。出版專著教材31部,其中專著9部,譯著11部,教材10部,詞典1部。
6、國際化交流實現新拓展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理念,積極拓展多種渠道開展對外合作交流,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高校國際互建。學院2019年與意大利熱那亞大學簽訂合作協議,2020年與其簽訂“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學院派出老師赴土耳其高校教授對外漢語,并選拔優秀研究生參加該對外漢語項目。師生國際培養。學院邀請熱那亞大學翻譯研究中心主任為學院師生開展主題為“應用語言學國際發表實訓”的為期6期的研修班;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以及台灣地區的國際知名高校形成常态化交流,選送師生赴國外高校交流學習。
7、面臨新形勢,謀求新作為
未來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謀劃“十四五”規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大形勢下,在建設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全面起勢之際,學院将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更大挑戰。
國際環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學院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縱觀全球,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地緣政治影響,出現逆全球化的不和諧聲音,但高等教育國際化、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特别是随着我國全面控制疫情,經濟率先複蘇,正在努力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的地位不斷攀升,亟需更多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學院要高瞻遠矚,肩負起全校公共外語教學和專業外語人才培養的雙重責任,充分挖掘外語教學在高校人才培養中幫助學生開闊國際視野、增強國際交流、做高素質世界公民、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等方面的潛力,為學校人才培養國際化進程貢獻力量。
行業特色高校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競争态勢,對學院發展構成新的挑戰。經過多年建設,學院已經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影響力,但行業内其他高校也迎頭趕上、努力趕超,特别是與北航、哈工大等行業内高校仍有差距。對于我們學院來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如何在國内院校的外語學科中找準定位、如何在國内同類理工科院校的外語學科中實現超越,需要更加努力,凝練特色。隻有創新地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接學院具體現實,轉化為實際方案,變成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實實在在的行動,外語學科才能不斷有新作為、見新成效。
學校以“一個中心五路并舉”的戰略布局,為學院發展營造了新的環境。在高校實施内涵式發展的大形勢下,學校積極争取外部資源,加強現代大學制度設計,積極實施内部綜合改革,完善治理結構,促進管理重心下移,進一步落實學院的辦學自主權等等。這些都為學院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和制度支持,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對班子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學院應以此為契機,迎難而上,對外語教育教學在學校創建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中應起到的作用、應作出的貢獻做好充分調研及相關論證,在特色發展、打造精品、争取資源方面有所作為,為學校發展提供高質量外語教學支撐。
8.結語
偉大時代風鵬正舉,外院騰飛未來可期。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将在校黨委和行政的堅強領導下,以擔當精神、昂揚銳氣和拼搏幹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求真務實,開拓奮進,堅持立德樹人,服務國家戰略,開創南航特色一流外語學科建設新局面,進而為建設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貢獻“外院力量”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