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黃友義莅臨我校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帶來了主題為“學深悟透、精準翻譯、有效傳播——參加黨政文獻翻譯的體會”的精彩講座。講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範祥濤主持,學院150餘位師生參與講座,整個國際會議中心座無虛席。
講座伊始,黃友義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讓翻譯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愈發渴望傾聽中國聲音,因此翻譯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成為構建中國國際話語體系的重要媒介。
然後,黃友義運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的英譯實例,從學習、翻譯和傳播三個方面具體分享黨政文獻翻譯實踐經驗。第一,學習要領會實質、抓住精髓。在翻譯黨政文獻時,譯者不能僅從字面上理解概念并翻譯,而應當查閱大量文獻,找到概念出處,深入理解字面背後的含義,學深悟透,方能準确翻譯;第二,翻譯要忠實原意、語言完美。通過分析黨政文獻翻譯中遇到的難題,以及不斷優化的翻譯版本,黃友義指出,譯者應在忠實原意的基礎上合理取舍,使譯文符合譯入語表達習慣和表述方式,精益求精,追求譯文之美;第三,傳播應重在溝通、赢得受衆。新時代譯者需充分理解受衆對象、深谙國際主流話語體系,并在此基礎上增強中國故事的傳播效果,構建中國對外話語體系。
此外,黃友義指出,當前中國存在高端翻譯人才短缺的問題,希望在座同學認識到翻譯的時代意義,明确自身責任,在學習中注意翻譯實踐與理論創新并重。
講座最後,範祥濤院長對黃友義的精彩講座表示感謝,并希望黃譯審能常來南航,給師生們帶來更多有學術價值的講座。同時,範院長寄語在座同學,新時代翻譯實踐關乎中國外交形象和對外文化傳播,意義重大,希望在座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翻譯實踐能力,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貢獻力量。
嘉賓簡介:
黃友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現為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全國翻譯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主任、全國翻譯系列高級職稱任職資格評審委員會主任、全國翻譯研究生專業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外語中文譯寫規範和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部際聯系會議首席專家,《公共外交季刊》編委會副主任、《大中華文庫》副總編輯。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際翻譯家聯盟副主席、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兼總編輯和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任、中國翻譯協會秘書長、《中國翻譯》雜志主編。長期參與黨政文獻對外翻譯,長期從事對外出版和國際傳播。